
紅蓮燈介紹
學名:阿氏霓虹脂鯉 (Paracheirodon axelrodi)
別稱:紅蓮燈魚、寶蓮燈魚
特色:因體色鮮豔,擁有紅色與藍色相間的條紋,被譽為“會游泳的寶石”。
壽命
- 圈養環境:提供適宜水質及營養,壽命可達4~5年。
- 野外環境:壽命通常僅有1年,受天敵及食物短缺影響。
公母分辨
- 體型差異:雄魚體型偏扁長,雌魚較圓潤飽滿。
- 顏色區別:雄魚藍色條紋筆直,雌魚條紋略微彎曲。
- 成熟大小:約2.5~3公分,6個月即可性成熟。
繁殖方式
- 受精方式:體外受精、體外發育。母魚產卵後,公魚排出精子,使卵受精。
- 環境要求:保持環境安靜,水溫需維持在26℃,水質為弱酸性。
繁殖環境調控
- 水質調整:TDS控制在11 ppm、pH值約5.7,有助於繁殖。
- 光線管理:光線應昏暗,以微光刺激產卵。
- 配對比例:雌雄比例為1:1。
產卵與孵化
- 產卵數量:每尾雌魚可產約250粒卵。
- 孵化時間:在25℃水溫下,24-30小時孵化,孵出魚苗平均體長2.89 mm。
- 餵養與管理:孵化後36小時開始餵食洄水,15天後改餵小型魚蟲。
關鍵建議
- 水質管理:定期測試水質,調整至適宜的酸鹼度和TDS。
- 環境控制:保持光線昏暗,避免魚受到驚嚇。
- 繁殖後管理:產卵後迅速移除親魚,避免吞食魚卵。
這些建議有助於提高繁殖成功率及魚苗存活率。
FAQ
- 紅蓮燈公母分辨?
雄魚體型偏扁長,雌魚則較顯飽滿圓潤。另外也可藉由雄魚身上的藍條紋筆直平整,雌魚則因腹部較圓而略顯彎曲來作為判斷雌雄的依據。平均成熟體型約2.5~3公分,通常養殖到6個月即可達性成熟。 - 紅蓮燈的卵長的位置及樣子?
- 紅蓮燈母魚成熟後本來就會長出卵嗎?還是是因為受精後才有卵在肚子裡?
- 紅蓮燈是哪一種生產模式?
- 產卵環境?
首先測試光 照部分,過去文獻分析其生長環境昏暗,僅 有黃昏或清晨日光刺激產卵。
於TDS 32 ppm (導電度54 μS/cm)、pH 5.2水質中發現種魚繁殖產卵,採多對種魚混 養,卵數約15粒,然而本次卵質不佳,均發 霉無法順利孵化。第3缸平均水溫25.1℃,TDS 為7-66.6 ppm,pH值為4.3-7.2,期間反 覆調整水質17次,於TDS 11 ppm、pH 5.7 水質中發現種魚產卵,本缸為2雌2雄配對, 卵數101顆,孵化率為38% (圖4)。 - 卵孵化速度?
受精卵觀察紀錄:平均卵徑為1 mm,在 水溫25℃的情況下約24-30小時孵化,魚 苗平均體長為2.89 mm。 - 母魚看到肚子裡的卵 就可以進行交配嗎? 還是要等卵成熟?
母紅蓮燈魚看到肚子裡有卵並不意味著可以立即進行交配。卵的成熟度對繁殖過程至關重要。一般來說,雌魚必須等到卵完全成熟,才能在交配期間產卵。在這個過程中,雌魚會在交配後排出卵,而雄魚則會在卵上釋放精子進行受精。
紅蓮燈魚的繁殖過程需要特定的條件,包括水溫、光照和水質等因素。在適宜的環境下,交配和產卵通常發生在雌魚的卵完全成熟後,而不是隨著卵的出現就立即進行交配。 - 要怎麼看有成熟?
要確定紅蓮燈魚的卵是否成熟,主要有以下幾個指標可以觀察:
肚子的大小與形狀變化:當母魚的卵接近成熟時,牠的腹部會變得圓潤、膨脹,顯示卵在體內積聚。這是卵成熟的第一個明顯徵兆。
卵的顏色:成熟的卵會呈現一定的顏色,一般為透明或微黃色,並且比較均勻地分佈在腹部的後段。尚未成熟的卵通常較為透明,甚至略呈白色。
行為變化:母魚在卵完全成熟後,會顯得較為活躍,並且可能會與雄魚有更多的互動。當卵接近成熟,母魚可能會表現出更多的繁殖行為,這包括與雄魚的追逐。
觀察是否有「排卵」的徵兆:當卵成熟時,母魚腹部的形狀會顯示出明顯的卵包,可以看到卵的輪廓。若仔細觀察,您可能會看到卵從體內移動到腹部的後端,這意味著卵已經準備好排出。
總的來說,卵是否成熟主要取決於其大小、顏色及母魚的行為變化。適當的水質、光照、溫度等環境條件也會影響卵的成熟速度,因此在觀察過程中需要關注這些因素。